来源:ballbet贝博网站app 发布时间:2025-09-07 11:02:21 阅读量:1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科大智能300222)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7.17%;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80.51万元,同比增长214.85%。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新能源场景应用的持续扩大,智能电网行业景气度不断的提高,同时公司逐步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公司基本面和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宏观背景下,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新能源场景应用的快速扩大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公司以“数字能源”和“智能机器人应用”两大业务载体,积极布局主动配电网、储能、机器人先进控制、人工智能等核心研发技术,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场景。凭借在智能配电网、储能、工业生产领域的技术、产品工艺及应用实践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围绕新型电力、工商业用户、新能源等行业客户实际应用场景,提供智能配用电设备、储能系统产品、智能机器人和整体综合解决方案以及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报告期内,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新能源场景应用的持续扩大,智能电网行业景气度不断的提高,同时公司逐步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公司基本面和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上半年,公司聚焦于数字能源业务发展的战略成效显著,数字能源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比例达73%;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7680.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804.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0.37%,公司纯收入能力大幅度的提高。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逐步降低,财务结构持续优化,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深层次地融合断路器在部分重点区域取得了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影响力的双重突破;行波断路器和输电线路行波故障装置等新品在上海、浙江、安徽、内蒙、陕西、南网等地陆续推广应用;光伏协议转换器与多家头部厂商达成合作;公司主导了智能融合终端基础 APP 开发,参与多项国际与行业标准制定,为后续大规模招标奠定坚实基础;海外市场与三桶油业务拓展也取得较大进展。另外,公司储能业务继续在深耕钢铁、有色等高耗能用户的基础上创新拓展中石油等国内头部能源企业客户;机械手业务对国内新能源头部重要客户首次突破亿元合同额。
配电领域,公司将行波测距技术融入电容取电深层次地融合断路器中,开发了故障测距型深层次地融合断路器,并将波形筛选算法和波头识别算法部署在馈线终端中,实现了边缘计算,提升了断路器的智能化水平;产学研方面,公司继续与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在新能源和配电智能装备等领域开展了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高比例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故障快速定位隔离与孤岛运行控制”项目研究的纳秒级同步的高精度感知、故障快速隔离定位与配网分区重构、微电网快速离网切换与鲁棒控制等技术成果,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鉴定委员会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低压智能配用电领域,针对分布式光伏并网需求及接网消纳难题,公司开展分布式光伏“观测调控”关键技术探讨研究,研发 “四可”(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系列新产品与完整解决方案,研制出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四可融合智能断路器等核心设备并大范围的应用于山东、湖北、江苏、安徽、福建等十余个网省电力公司。公司产品独家入选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配电自动化职业技能竞赛》实验样品;公司技术创新成果——《低压分布式光伏“观测调控”关键技术、设备研制及应用》项目获中国电工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公司有关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对分布式新能源的状态感知、故障预警、柔性调节及刚性控制提供技术支撑,明显提升电网消纳能力,保障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与能源高质量发展。
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的浪潮中,配用电台区作为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节点,智能融合终端作为电网配电台区的边缘计算中心和台区智慧大脑,对终端设备的算力、兼容性、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全新要求。公司超前布局智能融合终端的技术探讨研究,深度参与智能融合终端行业技术规范的编制,从标准层面锚定设备研发技术方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引。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智能融合终端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搭载高性能处理器,具备强大边缘计算能力,可实时处理台区内海量能源数据,打破数据处理延迟瓶颈;采用模块化设计,兼容多种通信模式和异构通信协议,能灵活对接电网末端各种不一样的终端设备,实现电力系统多领域的业务场景覆盖:调度领域优化能源流动,配电环节提升供电可靠性和新能源接入,用电管理支撑需求侧响应。公司在智能融合终端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同时深度参与相关行业标准制定,持续以技术创新与标准引领,为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核心动力
公司聚焦设计源头与制作的完整过程双环节,持续推进缺陷库建设与问题复盘,强化标准测试流程,推动质量责任层层落实。通过新增浪涌冲击、抗扰度等核心设备,补齐实验室操作短板,低压终端类产品的型式试验 100%实现厂内完成,验证能力与响应效率大幅度的提高。持续完善数字化建设,公司断路器过程工序 MES 覆盖率 100%,集采精度工序也全面纳入 MES 管理,实现断路器生产的全部过程的数字化覆盖,不仅让每个工序可追溯,还推动每个环节的质量管控从“经验型”向“数据驱动型”转变。通过源头设计管控、过程质量监督、数字化全覆盖等立体化措施统筹推进,明显降低质量成本,增强客户信赖,为销售突破与品牌升级提供坚实支撑。